探索人工智能AI世界

从「GPT-4救了一条狗」说起

2023.04.03

热帖:GPT-4救了一条狗

前些天,网络热传一篇「GPT-4救了我家狗狗的命」的帖子。

故事的梗概是这样:

发帖人的狗狗生病了,在第一个宠物医生各种诊断下并没有好转,后来该医生也无法给出明确的诊断结果;无奈之下,发帖人想到了向GPT-4求助;

GPT-4分析了狗狗从第一次发病开始的症状、治疗过程以及每次的血液检测报告等信息,给了发帖人几个可能的病情选项;经过发帖人自己的排查,判断可能病因,随后在一个新的宠物医院确诊、治疗,最终狗狗病情好转,挽回性命一条。

众多吃瓜群众,围绕着「GPT-4是否具备医学诊断能力」展开了热烈的讨论。

有人认为,这只是个案,且类似这种诊断结果,用搜索引擎也可以查到,第一个兽医没认真去查而已。

有人反驳,搜索引擎只是提供分散在各个页面的信息,而GPT-4不同于搜索引擎的是,它会对你给出的信息做分析,梳理出所有的可能性,甚至按照概率大小给出一定的判断。

也有人给出很中肯的见解:AI的能力不在于它的知识和诊断,而是可以不受任何影响,对问题的所有可能性进行全面的思考。

为何专业的宠物医生没能救了狗狗?

故事中,第一位宠物医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未能救下狗狗,原因是什么呢?

因为他不够专业么?未必如此。能够拿到医生执照并上岗行医,专业能力上肯定是足够的。关键原因在于,作为专业人士,很容易陷入人类思维或者思考系统的缺陷当中——懒惰(好听一点叫:节能)。

关于人类思考和心智,学术上有个「双过程理论」。该理论由斯坦诺维奇提出,并因丹尼尔·卡尼曼的《思考,快与慢》一书而推广。

「双过程理论」认为,人类心智有两个系统:系统1和系统2。

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,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。

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,例如复杂的运算系统,系统2的运行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。

系统1模式是感性思考,思考是不怎么费脑力的,是快速和无意识的,是难以控制和修改的。而系统2模式则是理性思考,思考可控,但需要注意力的加持,需要耗费大量的脑力,且思考的速度是很缓慢的。

系统1做思考和判断时,主要靠经验法则和记忆法则作出相应直觉的、感性决策,好处是快速、省力、有时很准确,坏处是存在经验主义成见和陷阱,面对变化快速的环境,准确性未必很高。

系统2做思考和判断时,主要依靠数据、分析和逻辑等进行运算后作出理性的选择,好处是更加全面、准确,坏处是思考速度慢、耗能巨大。故而,人在工作生活中,不可能事无巨细的都使用系统2来思考,否则人就被累死。

也正因为系统2的缺陷存在,系统2本质上是个十二分「懒惰」的系统,能不思考就不思考、能不运行就不运行,能用系统1思考的就尽可能的用系统1来思考。在不得不用系统2进行思考时,大脑为了节能,也会忽略一些可能性不大的选项,专注于那些可能性更高的选项。

到这里,我们就可以理解,第一位兽医为何没能找到狗狗的病因所在。他从专业判断角度出发,也许是从个人诊断习惯出发,重点对他判定概率高的病因做了筛查,而没能对全部的病因都进行罗列和筛查,从而错过了狗狗的真正病因,没能够救了狗狗。

AIs对人类思考缺陷的弥补

未能救了狗狗,是第一位专业宠物医生的错,但也不是他个人的错。

作为人类,我们思考难免会陷入系统1和系统2的缺陷当中,让我们无法思考的全面而正确,尤其是那些需要系统2参与的思考。毕竟,这样对事情每一种可能性都做思考,是一个速度极慢、耗能巨大的事情。

人类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,为了生存,我们学会了节能,发展出了节能的思考模式:经验+直觉。在人类历史长河的99%的时间里,经验+直觉的系统1的思考模式是有效的。而在近百年的时光里,人类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飞快,直觉的作用没有以前那么大。很多时候,直觉上判断可能性小的选项,往往正是事情的根因。

想要发挥系统2的作用,但对于我们碳基生命来说,无疑是极其困难的。ChatGPT之类AIs的出现,能够在系统2思考层面,弥补人类思考的缺陷。

AIs能做到的事情是,短时间快速的排列所有可能,不受影响的做客观数据做全面分析,给出可能的所有选项以及重点筛选项。基于当前的技术,这个过程是很快的,相信未来会更快。人类要做的,就是参考AIs给出的分析结果,再做筛查和判断,找到那个真正的问题或者解法。

AIs的存在,不是为了替代人的思考,而是弥补人类思考的缺陷,增强人的思考。

OpenAI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格雷格•布罗克曼曾表达过一个相同观点:通过负责任和深思熟虑地对事情进行分析,这些模型有可能通过增强而不是取代人类的专业知识水平,成为外科科学和临床治疗中的宝贵工具。

每个人都应该掌握ChatGPT类的AI工具

人类已踏入AI时代,AI并不能替代人类,因为人类有AI所无法替代的核心能力,例如创造力/创新力、主动思考的能力、判断力、同理心等。

普适意义上的人类是具备这些特质或能力,并不代表你就具备这些能力。而一旦你不具备这些能力,或者这些能力跟其他人相比更差,那么你不会被AI替代,而会被那些比你能力强的人替代。这是社会法则,也是生存法则。

在AI时代,你不想被人替代,不想被AI替代,那就要学会使用AIs工具,让AIs来增强你各方面的能力,尤其是思考能力、创造力和判断力。

因此,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并掌握类ChatGPT这样的AI工具,不掌握的话,你思考的全面性、深度都将被那些掌握AI工具的人全面超越。未来,替代你的并不是AI工具,而是那些与AI共舞、被AI增强的超级人类。

那么该如何使用类ChatGPT的AI工具呢?学会基本的使用技巧,更重要的是学会主动思考和提问。

就如前面提到的「GPT-4救了狗狗」的热帖中的发帖人一样,你得会一步步的向AI提出逐步深入的问题,AI才能给出你逐步深入答案,让你解决问题。

这种提问,有个专业的词汇叫:Prompt Engineering(提示词工程)。百度的李彦宏说,十年后全世界有50%的工作会是提示词工程。是不是如此呢?暂不可知。

关于这个话题,以后再聊。

  • 20230403,文章初稿